2025年7月28日是第十五个"世界肝炎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社会共治,消除肝炎"。世界肝炎日旨在提高公众对肝炎这一严重疾病的认识,进行肝炎的预防、检测和治疗,以全面遏制病毒性肝炎对人类健康的威胁。
肝炎是指肝脏的炎症,主要由病毒、酒精、药物、自身免疫等因素引起。其中,病毒性肝炎最为常见,包括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五种类型。
一、五种病毒性肝炎
1、甲肝
甲肝即甲型病毒性肝炎,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这种病毒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例如摄入被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甲肝通常是急性起病,症状包括疲劳、食欲不振、恶心、呕吐、黄疸(皮肤和眼睛发黄)等。
2、乙肝
乙肝即乙型病毒性肝炎,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乙肝的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和性传播。很多人感染后没啥明显症状,容易被忽略。部分人会出现乏力、食欲下降、腹胀、肝区不适等表现,严重时也会有黄疸。长期携带病毒者,可能逐渐损伤肝脏,甚至引发肝衰竭、肝硬化、肝癌。乙肝是一种全球性的健康问题,需要定期的监测和治疗。
3、丙肝
丙型肝炎是由丙肝病毒引起的肝脏炎症,可致急性或慢性感染,严重时可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丙肝主要通过血液传播,如不安全注射、输血、注射毒品及某些有血液接触的性行为。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直接抗病毒药物治愈率高。目前尚无丙肝疫苗。
4、丁肝
丁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丁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丁肝病毒依靠乙型肝炎病毒进行自身复制。没有乙型肝炎病毒就不会出现丁型肝炎感染。丁型肝炎病毒与乙型肝炎病毒合并感染被认为是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最严重形式。预防丁肝的关键在于预防乙肝,因为丁肝病毒不能独立存在。
5、戊肝
戊肝即戊型病毒性肝炎,是由戊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戊肝也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与甲肝类似,戊肝通常是急性起病,症状包括黄疸、乏力、恶心、呕吐等。戊肝在青壮年中较为常见,孕妇感染后风险很高,可造成急性肝衰竭、流产甚至死亡。
二、预防肝炎,从这些做起
*接种疫苗
接种肝炎疫苗是预防病毒性肝炎的最有效手段。乙肝疫苗能有效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甲肝和戊肝疫苗则能分别预防甲肝和戊肝。建议遵循疫苗的免疫程序,及时完成全程接种。
*注意个人卫生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特别是在接触食物、上厕所或处理可能受污染的物品后。使用肥皂和流动水彻底清洁双手,有助于减少病毒通过手-口途径传播的风险。
*安全饮食
避免饮用未经处理的水或食用未煮熟的食物,特别是来自卫生条件不佳地区的食物。确保食物和水源的安全,防止病毒通过消化道传播。
*避免不安全的注射和输血
仅在正规医疗机构接受注射和输血服务,确保使用一次性或经过严格消毒的注射器和针头。避免不必要的注射和输血,以减少血液传播的风险。
*安全性行为
在性生活中正确使用安全套等防护措施,能减少性传播疾病的风险,包括病毒性肝炎。同时,应避免多个性伴侣,以减少病毒通过性接触传播的机会。
*母婴阻断
对于乙肝病毒感染的孕妇,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接受母婴阻断治疗,以降低新生儿感染乙肝病毒的风险。这通常包括在孕期进行抗病毒治疗和分娩后给新生儿注射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
*避免共用个人物品
不要与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等可能接触血液的个人物品,以减少病毒通过血液传播的风险。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体检,包括肝功能检查和肝炎病毒筛查,以便及时发现和治疗肝炎。特别是对于高危人群,如乙肝病毒携带者、静脉注射毒品者等,更应定期进行相关检查。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和避免过度劳累等,有助于提高身体抵抗力,减少感染肝炎的风险。
让我们携手行动,共同消除肝炎威胁,守护健康!
衡南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