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衡南县茶市联合学校的陶艺教室里却清风拂面。10余名留守儿童围在陶艺转盘旁,在爱心老师的手把手指导下,指尖轻揉慢捏间,朴实的陶泥渐渐化作小碗的圆润、花瓶的弧度。
这场“指尖上的艺术课”,是衡南县纪委监委推动开展的“七彩假期”行动缩影——通过精准监督,该县为农村留守儿童撑起一片“暖心晴空”,让暑假因爱与守护而格外丰盈。
为破解农村留守儿童暑期“看护难”“成长缺”问题,衡南县依托各校建设的80余个“雏鹰之家”,开启“七彩假期”行动,为留守儿童们带来了充满创意与欢乐的暑期时光。
该县纪委监委推动教育部门联合文联、团县委等部门开设书法、绘画、陶艺、音乐、剪纸、棋类等兴趣课程,同时通过“四不两直”方式突击检查课程落实情况,确保艺术课程“实打实”落地。
暑假期间,安静的校园成了留守儿童们的“艺术乐园”。留守儿童用黏土捏出“我的家庭树”,在合唱中唱响《我和我的祖国》,剪纸课上剪出对远方父母的思念……
“以前暑假一个人在家里,不是看电视就是玩手机,现在每天都想来学校画画、唱歌!”谭子山中学11岁的小玲道出了孩子们的心声。在艺术课堂上,越来越多像小玲这样的孩子找到了心灵的“调色盘”。
“今天的红烧排骨炖得真烂,还有我爱吃的西蓝花!”中午12时,云集中学留守孩子们捧着热气腾腾的餐盘吃得津津有味。这背后,是衡南县纪委监委对校园餐“从农田到餐桌”的全链条监督。
针对暑期托管餐食安全问题,该县纪委监委督促教育、市场监管等部门对全县所有“雏鹰之家”食堂开展飞行检查,重点排查食材采购索证索票、餐具消毒、从业人员健康证等关键环节,发现并整改“食材存储不规范”“留样记录不全”等问题8项。
“以前担心孩子吃饭对付,现在看老师们晒的午餐照片,比家里做得还营养!”在外务工的家长王先生感慨道。
“如果发现同伴溺水,千万不要盲目下水……”在三塘星火中学防溺水演练现场,民警正手把手教孩子们自救技能。这堂生命安全教育课,是县纪委监委推动开展的暑期安全行动之一。
为杜绝安全事故发生,该县纪委监委紧盯交通、消防、防溺水等重点领域,督促应急管理局、教育局、乡镇政府等建立“1+N”责任体系:每个行政村配备1名安全督导员,联合学校、家长、志愿者组建巡河队,在危险水域设置警示牌。同时,通过漫画、情景剧等形式普及防中暑、防诈骗、用电安全等知识7次。
“以前总怕孩子偷偷去水边玩,现在村里每天有人巡逻,学校还教了急救知识,我们在外打工也能安心了。”家长张大姐说。
“孩子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衡南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将持续以监督实效推动关爱服务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让每一名留守儿童都能在阳光下绽放笑容,度过一个平安、多彩的暑假。(衡南县纪委监委 宁静 蒋媛竹)